2015/10/23 - 新天新地《聲音日記》

有關新天新地代理音響品牌及相關音響議題討論

Re: 2015/10/23 - 新天新地《聲音日記》

文章box » 2015-11-18, 10:27

2015/11/18
第5個端子


「Box,新版歐鳳要幾多錢啊?」他是新來的老客人。
「新來的老客人」指的是錦西街時代的客人,卻第一次來新天新地2。
但這個老客人竟是老歐鳳的用家,卻對新歐鳳開始傾心。
老歐鳳的用家,手上有著JCV的300B與2A3擴大機,他打算來個雙擴大機。
還不只是雙喇叭線,是雙擴大機!

「那您舊的歐鳳怎麼辦?當作收藏?」我知道有好些人收藏著舊歐鳳。
「沒,已經賣了!」呼!好大的決心!竟然賣了。
「那⋯⋯」我啊了半天,盤算著怎麼問下去,
他自己就回答說,要換新歐鳳。而且,打算用雙擴大機對待。
我又呼了一口氣,心裡想「媽呀!我真想聽聽這樣的聲音!」
他說他的舊歐鳳照顧得很好,接手的買家也很開心。
其實以外型來說,舊版歐鳳(或說最早期的)除了腳架略顯單薄外,
單體的配置與外型,其實相當有型。
但新版歐鳳(應說是最新版,也有可能是JMR最終版,因為設計者已安息)
在尺寸上長寬高都略大約2公分左右,形成比較碩壯感。
但是這個比例,在視覺上反而比較穩定,
加上更厚實的腳架(雙層板),要讓人不注意歐鳳也難。
圖檔
更厚實的腳架,讓新版歐鳳的視覺更平衡。



在高音單體上——
舊版高音單體上,採用金屬高音,單體前端非常尖銳,
且外罩擴散架構,相當有「厲害」的外觀。
整體上,雖然視覺感較為繁複,
但是,在當時候的確是個令人眼睛一亮的設計,帶有一種建築的風格。
新版歐鳳呢,則是雙鋁帶高音,內縮但外罩一個鋁質的淺碟狀擴散圓盤,
視覺上,讓高音單體的「變大」,而能與中低音單體大小形成一種平衡。
新版歐鳳雖然捨棄了過去的擴散裝置,但卻更簡潔、耐看。
圖檔
新版歐鳳的高音,舊版的美麗擴散架構,請自行上網搜尋。



在中低音單體上——
過去舊版是有個鋁質、外型尖銳的相位錐,
這個相位錐與高音的擴散架互相呼應,創造了一種「狠角色」的視覺感。
現代版則改為一個橡膠製的香菇頭,少了視覺銳利感,多了一種穩定。
當然,這個香菇頭也是硬質的,不怕小孩戳(只怕小孩手指頭骨折)
圖檔
新版歐鳳的中低音,謝謝Kenny提供圖片。



在喇叭的背板上——
新舊版的歐鳳,都有5個端子於上。
其中4個(可雙喇叭線)當然是連接擴大機用的,
差別只是新版的端子用上了高檔貨。
至於第5個端子,新舊差異最大。
舊版歐鳳背板上的是相當獨特的「排靜電端子」,
這個端子,可以配合JMR推薦的喇叭線使用,
因為該喇叭有多出一條線來接這個端子。
但,我自己聽過的感覺是,
另外找別的喇叭線,直接接到小木盒(接地盒)這樣的東西,
聲音的乾淨與透明度上,會好上很多。

新版歐鳳已經沒有了這個可愛的端子。
老實說,沒了這個端子,還有些失望。
因為舊版的排靜電端子,的確是有效的設計,而且是非常有效。
新版歐鳳背板的第5個端子,是JMR的新設計:固定中低音單體用的大顆螺絲。
新歐鳳中低音單體的固定方式,
已經與過往用上6~8顆螺絲繞著單體邊邊鎖的方式不同。
JMR沒有使用小螺絲固定,改由單體支架背後的一支長長螺絲直達背板,
螺絲穿過背板後,鎖住固定,而且可以透過螺絲的鬆緊調整聲音。
這設計當然有他們的想法,
不過,我猜,新歐鳳中低音的透明度較好,除了單體不同外,
這個設計可能是個關鍵。
圖檔
這是Kenny家的歐鳳背部,
借一下來秀,看到中間那顆大螺絲了吧!



這個「新的老客人」離開之後,隔了2小時,來了另個「新的老客人」。
他說他用舊版歐鳳,而且最近才購入(有點有趣了!)
還說他是向住哪裡的某某購買,且品相超好⋯⋯
「老天!他說的不就是2小時前的客人⋯⋯」我在心裡暗叫一聲。
結果這天,舊歐鳳的前後用家,都來看新歐鳳。


後記:
有人問我,為何不更有系統地介紹新歐鳳。
我說,我從沒想要系統地介紹,
因為,一件東西不是考系統地介紹可以認識的,
真正的認識,需要靠每天的相處來認識(這好像在暗示婚姻?)。
不同的客人帶給我對歐鳳或Opera等的不同想法。
這是最有趣的。
box
 
文章: 2752
註冊時間: 2012-04-09, 17:04

Re: 2015/10/23 - 新天新地《聲音日記》

文章box » 2015-11-19, 15:52

2015/11/19
拆CD


今天整理CD時想到了S。
很久沒看到他了。他是個令我印象深刻的樂友。
第一個印象深刻是,他總是從家裡跑步到店裡來找唱片。
然後又拎著一堆唱片,跑步回家。
他家離店裡,雖說不遠,但也要跑上個30~40分鐘。
我總是想像他怎麼拎著一堆CD跑步?
第二個深刻印象是,當他結完帳後,一定坐下來,跟我借美工刀——
開始拆CD。
「這麼急著拆、急著聽啊?」我揶揄他,但也會坐下來和他一起拆。
「倒不是急,而是拆完再帶回家,就算沒聽放著,也不會被發現是新買的!」
他頭沒抬起來,一邊拆著CD的封膜一邊說著。

原來重點是「又買CD了」。
有回因試聽器材去他家,發現他家裡最多的東西——
第一種是兒子的玩具;第二種應該就是CD了。
看了那些CD與玩具,我覺得這兩者有種共同性格——免洗筷。
就是很多的玩具,看來都是被玩過、玩壞了,放在那裡。
而CD也是一堆堆地,放這放那,那景像感覺是這些都是聽過了。
他聽很多音樂,也到處買了不少CD,
用免洗筷來形容,好像玷污了CD的價值。
但我想他的CD那麼多,管理的確不易,只能乾脆不管理了。
不過,那麼多CD,難怪太太會念,也難怪他要先拆CD。

大部份的人,都是回家才拆CD的。
因為他們以「拆開」這個行為,做為「聽過與否」的標記。
而且,堆在桌上時,後來買的要往底下放,才不會亂了先來後到的秩序。
我在想,是不是該「斥資」去買把漂亮的「銀質」拆信刀,
讓客人可以享受愉悅的拆CD過程?
這件事,想來就很有趣。

但更有趣的是——包CD!
有些客人選好CD後(真的是選——在多張同樣CD中挑出一張順眼的!),
他們(真的是複數喔!)會從袋子裡拿出預先準備好的泡泡布或泡泡袋,
然後小心地把CD放進去。這樣做,當然是為了避免CD殼的塑膠面刮傷。
當然,也有人不是用泡泡布,而是用各式各樣的布來包。
我遇過最誇張的一個,他竟然從他的包包裡拿出一條男用四角內褲。
我問他說:「你也太跨張了吧!出門還帶一條內褲!」
「沒啦!這是要包CD用的!」
「包CD用內褲!你可以上金氏紀錄了!」我大聲嘲笑他。
「唉呀!反正這內褲也沒穿,沒人知道!」
是沒人知道啦,可這下,豈不被我抖出來了?
box
 
文章: 2752
註冊時間: 2012-04-09, 17:04

Re: 2015/10/23 - 新天新地《聲音日記》

文章Leo » 2015-11-19, 19:12

box 寫:2015/11/19
拆CD

但更有趣的是——包CD!
有些客人選好CD後(真的是選——在多張同樣CD中挑出一張順眼的!),
他們(真的是複數喔!)會從袋子裡拿出預先準備好的泡泡布或泡泡袋,
然後小心地把CD放進去。這樣做,當然是為了避免CD殼的塑膠面刮傷。
當然,也有人不是用泡泡布,而是用各式各樣的布來包。
我遇過最誇張的一個,他竟然從他的包包裡拿出一條男用四角內褲。
我問他說:「你也太跨張了吧!出門還帶一條內褲!」
「沒啦!這是要包CD用的!」
「包CD用內褲!你可以上金氏紀錄了!」我大聲嘲笑他。
「唉呀!反正這內褲也沒穿,沒人知道!」
是沒人知道啦,可這下,豈不被我抖出來了?


小護士嗎? 哈哈.
Leo
 
文章: 104
註冊時間: 2009-12-04, 14:07

Re: 2015/10/23 - 新天新地《聲音日記》

文章kent » 2015-11-20, 16:47

真有趣! :d05:
kent
 
文章: 184
註冊時間: 2009-12-26, 18:21

Re: 2015/10/23 - 新天新地《聲音日記》

文章box » 2015-11-24, 16:36

2015/11/24
當Hermes遭遇恐攻


標題的Hermes不是名牌包包,
而是法國Kora的機器型號。
上星期五夜裡,
一個老樂友帶了他的Kora Hermes(是DAC,不是名牌包)及NANO(也是DAC),
來店裡「急救」——因為他在家裡使用時,突然發不出聲音。
當時,他在家裡又接上了另一部DVD給擴大機,結果有聲音。
於是,他判斷可能是Hermes出了問題。
(只是,為什麼這麼巧?連NANO DAC也出問題!)

Kora是新天新地幾年前代理過的一個法國廠牌。
有兩款擴大機Kora 90與Kora 150;一款DAC Hermes。
我想應該有許多老樂友,手上還有Kora 90與Kora 150。
這兩部擴大機,我剛好都聽過,
我偏好Kora 90,理由不是聲音好過Kora 150,而是簡單方便、聲音美麗。
至於Kora 150,以其當時價位,應該就會拿來與Audiomat的入門機Arpege比較。
我比過的經驗是,面對Audiomat Arpege,Kora 150除了功率大外,
恐怕也不易想贏就贏!
而至於Hermes,使用的人應該很少。
當年被這邊的客人視為夢幻機種(就是做夢才能擁有),非常少見到!

但DAC實在不容易壞,而且一次掛掉兩台!真是見X了!
機器一到店裡,當下接上開聲!
還真的是開聲!一開就有聲!
「那為何家裡出不了聲?」老樂友質疑這個詭異現象!
「也許你的三爽E5300掛了吧?」另一個老樂友隔空抓藥!
「有可能!」我心裡也是這麼想。

試完了Kora Hermes,繼續試NANO DAC。
這個NANO DAC我遇過幾個壞掉的,但都是人為疏忽造成——
插拔同軸RCA接頭時扯壞了接頭內部的銲接處,導致短路。
而老樂友的NANO第一次接上時,竟然沒聲;
直到第二次小心插好接頭,才能夠正常出聲。
所以,這個NANO應該在接頭的地方已經有損傷了。

到此,原來的問題都不是問題,那問題在哪?
大家異口同聲,把問題都推到E5300這台藍光DVD身上。
這台藍光DVD,在這裡有許多的用家,因為便宜正確的聲音。
但也因太便宜,有時難免出點故障。

解決了問題,大家反倒留意起Kora Hermes的聲音。
Hermes的內部構造非常簡單,兩塊巴掌大的線路板:
一塊電源、一塊解碼線路吧?配上兩支6922小管子。
但聲音卻是帶有華麗色彩,溫柔不生硬,有種勾人的魅力。
店裡的Audiomat Maestro 3 Reference反倒理性些。
不過Audiomat的細節還是好的驚人。
這段故事應該到此就是完美句點了。
但,我們想的常常不是真實狀況!
圖檔
當晚忘了拍Hermes,只好換張Audiomat Maestro 3 Reference湊數



老樂友第二天把機器重新接起來,一開聲——
還是無聲!連NANO DAC接上去也無聲!
他透過Line告訴我。我想他當時大概快抓狂了吧?
這下,換我隔空問診了。
我請他拍了電源插頭的照片給我參考。
我心裡猜的是電源受到干擾吧!
看了他傳來的照片後,我請他把牌插上與音響不相干的全拔除!
於是,他拔掉了ADSL、電視、電風扇等機器的電源線。

不到30秒,他傳了「哈雷路亞」給我。
意思是「有聲音了!」
而且,這個聲音比他原來的聲音還好,
(唉!電源乾淨多了,當然好啊!)
只是,他想不透為何以前這樣接有聲音;現在這樣接卻無聲?
我猜ADSL的機器,也許干擾了他的Hermes DAC。
以前沒有干擾,後來有干擾,很可能是ADSL的機器開始「有變化」了。
有趣的是,那天插拔後,他家的ADSL機器就掛了,打電話報修!
壞了ADSL總比壞了Kora Hermes好吧?
box
 
文章: 2752
註冊時間: 2012-04-09, 17:04

Re: 2015/10/23 - 新天新地《聲音日記》

文章box » 2015-11-25, 15:30

2015/11/25
他的Opera 「對狼噪」!


昨天說到Kora Hermes敵不過ADSL的攻擊,導致鎖不到數位訊號。
今天來分享曾經遇上的大難題——
Audiomat Opera會「對狼噪」(跟人家跑了)——
這部Audioamt Opera的音量會自動忽大忽小,好像有人在幫你遙控般。
這個詭異狀況,一度讓用家「心裡毛毛的」。
其實,當他告訴我「病症」時,我心裡更是毛。
心裡想的是「看不到的黑手在遙控」!

這部Audiomat Opera的型號就叫Opera,是Opera最早的型號。
後來Audiomat又修改為Opera Reference。
2012年時,又將前端的5966小管子更換為ECC99後,
更改名稱為Audiomat Opera Reference 12。
而這個新型號除了小管子更動外,線路並未更動,
只在幾個地方的電阻做了修改。
2013年10月,Audiomat的老頭(設計者)又更動了Opera Reference 12的一個電容。
因為這個電容的更動,我私下稱為Audiomat Opera Reference 12+(機器上還是寫12)
Opera Reference 12+的聲音在透明度(特別是低頻)上有了非常好的改變。
另一方面,我隱約覺得聲音的沈靜敢更好(就是噪訊更低)。
曾經有位客人,不意遇到我在比較Reference 12與Reference 12+的差異。
這個客人並不是Audiomat用家,但比完後,
他說:「兩台外觀都一樣,但聲音有明顯差異」
接著他說喜歡Reference 12+的聲音,然後,就丟了句「來訂一台好了」。
所以,Audiomat Opera 的演進史是這樣的——
Opera > Opera Reference > Opera Reference 12 > Opera Reference 12+

圖檔
這是我家的Opera Reference 12(沒有+),是主惟生前賣出的最後一部。


而我經手的Opera幾乎全都是Reference 12+的版本,
實在沒有經驗去檢查,「對狼噪」的Opera是發生了什麼事?
於是,我寫信問老頭。老頭說,請遠離電視、無線網路就好了。
但問題是,用家的視聽室沒有電視啊,網路也不在附近啊。
怎麼辦?我繼續寫信「騷擾」老頭。
老頭回我個:「現代人太愛用一些有的沒的電器,就是會出問題!」
這這這!老頭不也是活在現代嗎?
我也嘗試去檢修遙控接收與遙控器,但也都正常。
用家打過不少電話給我,我也去了他家看過,
老實說,那感覺很像犯罪現場,要在其中找到蛛絲馬跡真難!

有一天,用家打了電話給我,他說找到元兇了——
是浴室裡的P牌省電燈泡!
「省電燈泡?」我心想這不是家家都有的東東嗎?
他說家裡浴室剛換了燈泡,因為順手買,所以買了O牌的。
而先前他的Opera會「對狼噪」都發生在晚上7、8點左右。
7、8點是他家人洗澡的時間,而他的視聽室緊鄰浴室。
但換了燈泡那天,就再沒有過Opera忽大聲忽小聲了。
他想,會不會是燈泡呢,於是又把舊的裝回去,這一裝答案就出來了。
他原先牌子的省電燈泡,可能因為老舊,
產生個波段會干擾到Opera的遙控音量器,因而自行大聲小聲。
這個「靈異事件」當然就到此結束了。

至於,Audiomat新版擴大機是不是也會因生電燈泡「對狼噪」?
答案是不會,因為新版的遙控器與接收器更換過型號。
在他家試過的結果是:不再「對狼噪」了!

Opera 的靈異事件,不只這樁,明天繼續一樁。
box
 
文章: 2752
註冊時間: 2012-04-09, 17:04

Re: 2015/10/23 - 新天新地《聲音日記》

文章box » 2015-11-26, 14:42

2015/11/26
夜半哪來噠噠聲?


收到這位用家的Mail時,我著實也被嚇到。
因為他說他的Audiomat Opera在不開機的情況下,會出現噠噠聲。
而且,白天不會有;只有大約是半夜時,會出現這種聲音。
「麻煩幫我詢問法國原廠,是不是有什麼元件需要更換?或哪裡出問題?」
他在信裡要求我處理他的困擾。

於是,我回了信,問了更詳細的狀況——通常,
在半夜時分、關機狀態、而且就在Opera那個位置,會發出噠噠響。
我又問他是從Opera還是喇叭出現的聲音。
「應該是Opera!」他也是不甚肯定。
但至少,不是從喇叭,也不是通電狀況下。
但unplug還會有聲響?讓我想了一天後,才回覆他。

在與法國聯絡前,我想先確定問題「真的是出在Opera嗎?」。
於是我請用家,把Opera移動房間,看看還會不會「夜半噠噠響」?
Mail發出後幾天,來了回音:「噠噠響來自放Opera的木桌子。」
原來,那張桌子遭受蛀蟲侵害嚴重,噠噠響的聲音就來自半夜蛀蟲的咬食。
我原先猜測,因為Opera很重,導致桌子承重不起,因而出現聲響。
焉知,竟然是蛀蟲作怪。

Opera很重。
有多重?答案是近30公斤重。
不過,老頭在設計上,於底部加了三個合金尖錐,並且考量重量平衡。
同時,老頭也建議:直接放到桌面或架上。
也就是不加墊片,直接讓尖錐「刺入」。
雖然,老頭還是會附上墊片給用家,讓憂心尖錐刺傷桌面的用家使用。
但是,不加墊片的聲音還是自然些。
自然的定義,指的是:不會察覺有何頻段被強調,
而加了墊片,就會察覺,某些頻段被強調了(也就不自然了)

但因為Opera重又有尖錐,所以我找了張堅固的矮櫃給家裡的器材用。
這是歐洲白橡木打造的,白橡木是種很堅硬的木頭,
有些老教堂的椅子,就是這種使用上百年也不易壞的白橡木製作。
白橡木會隨著時間而逐漸變深色,有種歲月的痕跡。
尺寸上,橫寬有180公分,深45公分,高也是45公分,板材的厚度都是4.5公分。
聲音如何?
我沒有「專業」級的音響架,也無從比起啊。
下面就看看圖吧。

圖檔
非常簡單素雅的外型,但依舊有種厚重力量。


圖檔
兩層設計。擴大機放上層,DAC放第下層。


圖檔
近看的質感,貓喜歡待在那上面。
box
 
文章: 2752
註冊時間: 2012-04-09, 17:04

Re: 2015/10/23 - 新天新地《聲音日記》

文章kent » 2015-11-27, 11:44

貓在凝視石頭 :c01:
kent
 
文章: 184
註冊時間: 2009-12-26, 18:21

Re: 2015/10/23 - 新天新地《聲音日記》

文章box » 2015-11-27, 15:24

2015/11/27
餅乾・四重奏

圖檔
這種餅乾會勾引我的慾望


謝謝H夫婦,昨晚帶來了一盒Cookies Quartet分享大家。
這不是什麼樂團的唱片,而是香港著名的點心。
好不好吃?一盒瞬間去了半盒,當然好吃。

餅乾好吃,音樂當然也是不停地播放下去。
昨晚來到的客人,焦點多在最近才放上架的瓦隆尼亞。
老實說,我對瓦隆尼亞這個廠牌並不算熟悉。
不熟悉是因為聽來沒感覺。
沒感覺是因為播出來的聲響平平。
聲響平平的意思就是縮縮的、悶悶的、不生動。
當然這樣也就領略不到那些音樂的美好。
我那時候用什麼聽呢?
我用Kantor 2+Opera+Linn Karik與Numerik(老轉盤與老DA)。
所以買過兩張,也就沒再繼續。
一直到我的訊源也換成Audiomat的DAC,再加上大家都用的三爽藍光DVD後,
我的感覺才開始出來。
而這次瓦隆尼亞到貨,我的試聽全在店裡,
那個「感覺才開始出來」就變成「簡直興奮起來」了。

瓦隆尼亞與Cypres一樣都是比利時品牌,
但這一兩年的發展,兩者有了異同發展。
基本上,兩個品牌還是以比利時為軸心,
大多數的發行都是比利時的作曲家作品,或是與比利時有關的作曲家。
而Cypres近年不斷「往前發展」,也就是出版品多為近代、現代作曲家作品。
瓦隆尼亞則是「往後回顧」,出版品射程幾乎是往古典時期之前去。
當然,在錄音以外的製作上(內頁撰文、圖片選擇、印刷、包裝等),
Cypres給我平價的感受,瓦隆尼亞則像是精品。
但這種精品,不像Alpha或Ricercar的製作,
瓦隆尼亞的製作,講究內斂的質感、豐富的圖文。
如果有機會摸過它的內頁冊子,那種質感就如同這牌子錄出來的聲音般——
內斂的豪華,純粹的豐富(唉,這兩句形容想了一晚上)。
圖檔
瓦隆尼亞內頁的製作。拍不出用紙的質感。


外觀的製作,很容易透過看與觸摸感受。
聲響上的內斂豪華與純粹豐富卻是需要靜心聆聽。
這個部分,與過去的經驗相比,
我想DAC部分帶來很大的加分。
店裡這段時間使用Audiomat Maestro 3 Reference(最新款的DAC),
今早,為了讓舊機器也動動筋骨,
換上了Audiomat的舊款DAC Tempo 2.6。
果然讓原先對瓦隆尼亞的感受掉了些。
掉了什麼?
豪華還在,豐富也有,
這樣就知道掉了什麼。

但瓦隆尼亞的確迷人,H夫婦帶了幾張走,
卻把餅乾四重奏留掉在店裡了。

圖檔
我非常喜歡這套CD。雖然是四張,但張張精彩。
封面看來雖與易沙意有關,但曲子全是題獻給他的。
box
 
文章: 2752
註冊時間: 2012-04-09, 17:04

Re: 2015/10/23 - 新天新地《聲音日記》

文章box » 2015-11-28, 13:57

2015/11/28
不賣的Tempo 2.6


「Box,你店裡那部舊Tempo賣我好了!」
「抱歉啦,那是店裡的試聽機,而且有紀念意義,沒法賣您。」
「那我用原價買總可以吧?」
這是今年初的一段對話。
那是個很有想法的客人,一直想買店裡的這部Tempo 2.6。

昨天早上因為大樓斷電,導致DAC斷電重開,
趁機把舊的Tempo 2.6換上熱身動動,接線時,心裡浮起這段對話。
因為這部Tempo 2.6是新天新地的第一部Tempo,
操用多年,小巧玲瓏,打算一直留在店裡,作為一個紀念。
而會趁斷電時換DAC,也是因為Audiomat家DAC的特色。
Audiomat家的DAC分為Tempo、Maestro 3、Maestro 3 Reference三級,
但都有個很「厚工」的特色:不能關機。
因為一旦關機後,機器要「熱身」到正常狀況,
就得再唱個一天到兩天以上。
一天指的是Tempo這樣的DAC,
兩天指的是Maestro 3;
兩天以上指的是Maestro 3 Reference。



圖檔
左邊是Maestro 3 Reference獨享的外接電源,
右邊是Tempo與Maestro 3使用的外接電源。



這個差別是因為這三部機型的電源配置大小所致。
Audiomat的老頭規劃了這三型DAC,
主機板完全一樣,差別竟只在電源配置的大小。
雖然這三型都是外接電源,
Tempo與Maestro 用的是同樣的外接電源。
Maestro 3 Reference配置的外接電源盒,是Tempo用的四倍大。
但Tempo主機內的電源配置(電容等)比Maestro 3小。
而Maestro 3 的內部電源配置則又比Maestro 3 Reference小。
所以,有一說,要讓這些電源配置熟化,愈高階的花的時間愈長。
而除了熟化花時間外,
每次重新開機,機器短暫的run-in時間也是愈高階愈久。
因為電源配置大而多所致。
另一方面,從Audiomat老頭在這三型DAC的電源規劃,
可以發現,電源對DAC是多麽的重要——
因為電源不同,聲音竟然就大大不同。

當然,因為價格有差異,
所以Tempo、Maestro 3、Maesrtro 3 Reference聲音的差異也是分得出來。
然而,同代間的等級差異是很自然的,
不同代間的聲音差異才是令人興趣的。

Audiomat在去年底便開始DAC的改版計畫。
最先改的是Maestro 2,變為Maestro 3。
而更高級的Maestro Reference則改為Maestro 3 Reference。
至於,Tempo 2.6 / 2.7(兩者只差USB端子)改為Tempo 2.8,
原先預計10月公開,但目前已延到明年一月上市了。
照Audiomat的做法,也就是直接將Maestro 3的機板,
修改電源配置後,放到Tempo 2.8的機殼裡用。
換言之,這會是最接近用家市場的機型。
說接近是指價格接近。

新改版的Maestro 3與Maestro 3 Reference我都已使用過一段時間。
所以,愈聽愈期待Tempo 2.8的到來。
因為新版的Audiomat DAC更換了解碼晶片,同時重新設計類比線路。
以新版的Maestro 3與舊版的Maestro 2相比或是
Maestro 3 Reference與Maestro reference相比,
都會發現:新版DAC在頻寬延伸上,又好上一皮。
特別是透明度(或說更多的細節),以及最重要的高中低音的平衡,
我覺得新版都比舊版來得精進。

昨天換下Maestro 3 Reference接上Tempo 2.6時,剛好有客人要聽
Alpha出版的韋瓦第(Alpha 193)

圖檔
這張在店裡是一直被忽略的,也沒介紹過。
這是Zimmermann Cafe樂團的作品,
但錄音上,聽來與早先的巴哈作品有些差異。
小提琴主奏部分,並非Amandine Beyer,所以風格上也不同。
但聲響相對較溫暖,色彩也豐富。
這麼說吧,聽這張,才發現韋瓦第的變化多端。



當主奏的小提琴出來時,我也笑出來。
笑是因為,Audiomat老頭的「幽默」——
撇除因等級差異的電源供應因素外,當從新版DAC回到舊版DAC時,
我聽到像是Opera擴大機Reference 12+與Reference 12的差異。
這種差異就在,當小提琴刻意強調某些聲響時,你知道「正在」強調,
因為那好像是畫好圖後,又去描個邊,怕人家不清楚。
而新版當然也會聽到小提琴強調某些聲響,但卻沒有描邊的感覺。
技術上來說,就是頻段更平順了。

聽到這音樂時,我又想起要我賣他Tempo 2.6的客人。
我想那樣一點點的描邊,也許在他的系統是剛剛好的補了某些什麼吧?
但,我還是不想賣這部Tempo 2.6——
這物名義上雖屬新天新地,但意義上終究是屬故人。
box
 
文章: 2752
註冊時間: 2012-04-09, 17:04

上一頁下一頁

回到 音響區・愛亂想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0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