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頁 (共 5 頁)

Re: 謬思隨筆~~

文章發表於 : 2016-01-11, 17:26
poki
我說法有點容易讓人誤解
這樣吧 !!
我嚴格定義成現場錄音的"方式",所造成聽感上的差異
提醒大家一句主惟常講的,有些"低級錯誤"是一個專業的演奏家不會犯的
雖然現場的確會有些靈感與即興,
但一個專業的演奏家不應該是在有觀眾時才有所表現
而在錄音室錄的音樂就死氣沉沉
我想要大家去留意的
是那些所謂的"現場感"到底是錄音造成的,還是真的演奏上的差異

感謝巴黎箽的建議
大家可以比對如下連結
雖然說
現場錄音的"場所"的確是現場,而另一個錄音是在錄音室(因為獨奏樂器需要的空間較小)
但我想兩種拾音方式的差異也顯而易見
STSD 寫:
以下是先前介紹過的Tedi PAPAVRAMI錄音。
圖檔
廠牌:AEON / 編號:AECD0985 / 試聽一 / 試聽二
Tedi PAPAVRAMI的兩個版本的帕格尼尼24首隨想曲,分別是1997年的正式錄音版與2001年的東京音樂會實況,正式錄音的演奏完成度很高,而現場版本的即興感卻是無可取代的,兩個版本的錄音都很優秀。
只賣一張的價格!

Re: 謬思隨筆~~

文章發表於 : 2016-01-12, 03:27
Curry.tw
poki 寫:
Curry.tw 寫:比起指尖朝上的問題,
我對音響的中性一詞更有問題啊…

盡量明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吧
不然大家其實沒有那麼了解對方想說什麼
如果真的要批評或者是覺得哪裡不好其實說清楚一點反而比較不容易造成誤會
我想這裡也一直不是只能夠有一種聲音的地方
要有對話討論才有開始

不是不想表達,
因喜好與喜好相互碰撞時,
所產生新價值觀的那種美好。
無奈現實的條件,
卻變奢侈的渴望。

現在聽這歌超有fu~
http://m.youtube.com/watch?v=3Um_xMmE8OA

Re: 謬思隨筆~~

文章發表於 : 2016-01-12, 03:34
Curry.tw
faeyu 寫:
Curry.tw 寫:比起指尖朝上的問題,
我對音響的中性一詞更有問題啊…


http://reader.roodo.com/imp/archives/427481.html

那大家就復習一下主惟的舊文?

:02: :02:

我的結論是音響要中性,腦袋就沒法中出。(遠目)

Re: 謬思隨筆~~

文章發表於 : 2016-01-12, 11:55
ktran
poki 寫:我說法有點容易讓人誤解
這樣吧 !!
我嚴格定義成現場錄音的"方式",所造成聽感上的差異
提醒大家一句主惟常講的,有些"低級錯誤"是一個專業的演奏家不會犯的
雖然現場的確會有些靈感與即興,
但一個專業的演奏家不應該是在有觀眾時才有所表現
而在錄音室錄的音樂就死氣沉沉
我想要大家去留意的
是那些所謂的"現場感"到底是錄音造成的,還是真的演奏上的差異

感謝巴黎箽的建議
大家可以比對如下連結
雖然說
現場錄音的"場所"的確是現場,而另一個錄音是在錄音室(因為獨奏樂器需要的空間較小)
但我想兩種拾音方式的差異也顯而易見
STSD 寫:
以下是先前介紹過的Tedi PAPAVRAMI錄音。
圖檔
廠牌:AEON / 編號:AECD0985 / 試聽一 / 試聽二
Tedi PAPAVRAMI的兩個版本的帕格尼尼24首隨想曲,分別是1997年的正式錄音版與2001年的東京音樂會實況,正式錄音的演奏完成度很高,而現場版本的即興感卻是無可取代的,兩個版本的錄音都很優秀。
只賣一張的價格!



在這個兩張一套的CD裡,Papavrami自己也說,在錄音室裡就免不了剪剪貼貼。這些剪貼未必是主惟說的“低級錯誤”。昨晚讀到布達佩斯弦樂四重奏的訪談,這篇文章是1959年寫的,那時候這個四重奏已經在一起演奏了快30年了。裡面提到,每次團練的時候,團員們常常為了fingering,tempo,bowing,rhythm,等等大吵。就像作文一樣,寫完之後,回頭看看,有時候會想改兩個字讓文章讀起來更順。這些音樂家也可能發現這裏稍微大聲一點,那裡稍微慢一點,會讓錄音更接近他們原先要的或是得到一個比原先預期的更好的結果。人嘛!總是希望更好一點。

在現場演奏的時候,也許太入神了,也許當天狀況不是頂尖,這些細節可能就沒辦法照顧的那麼完美。

PS:從這個網頁可以看到EMI 的一個給管弦樂團使用的錄音室 https://www.musicdealers.com/blog-entry/2010/2/16/industry-news-abbey-road-studios-up-for-sale-by-cash-strapped-emi。所以,塞得下一整個樂團的錄音室是有的,只是租金很貴。。。。。

Re: 謬思隨筆~~

文章發表於 : 2016-01-15, 11:26
poki
常常會如此的描述:某某音響或錄音的”透明感”很好
究竟什麼是透明感呢?
由於聽覺上的描述無法統一而且令人疑惑,所以才有這般”擬視覺化”的辭彙
但也常常因為如此倒致更多的誤解

回到正題上來
不知大家有沒有架設過水草缸或魚缸的經驗呢?
在方設缸的初期, 在上面燈具的照明之下,由於水中充滿了微生物與雜質的緣故,許多的繞射會倒致水看起來有點白濁
隨著硝化系統的建立與過濾之下,水會漸漸清澈,讓你有種似乎水不存在的錯覺
而水則變化為為你的眼睛與魚或水草之間的微微發光的透明介質
這種感覺稱之為透明感
同樣的我們也可在那種顯耀水質有多清澈的風景照片中感受到這種透明感
https://www.google.com.tw/search?q=%E6%B8%85%E6%BE%88%E7%9A%84%E6%B0%B4&tbm=isch&tbo=u&source=univ&sa=X&ved=0ahUKEwjJ5O-s5arKAhWBvpQKHaUeDB8QsAQIGw&biw=1920&bih=950#imgrc=_
值得一提的是,此時水質清澈見底,以至於水底的砂礫和生物都一覽無遺
但清晰感是一種果,而透明感本身才是因

我們將此體驗對比於聲音上
空氣的狀態,溼度與溫度的變化也會影響著聲音的傳播
而在溫度溼度適中之下,我們也可以聽到聲音在空氣中產生一種光澤感
例如在音樂廳裡就可以體會到這種光澤
在不同的音響系統之中
也展現出不同的光澤,如同燈管的色溫一般,由暖黃到白熾
理論上白光才是完全重現而不扭曲
但是如同人造的日光燈管往往不夠自然而有一種死硬的感覺
雖然非常精準確讓人覺得容易疲勞
所以常有人將色溫調低來減少疲勞感
但也因此染上了些許暈黃的色調
音響上的做法也是雷同
當然真正優秀音響透明感應該如同冬日的陽光一般自然且溫和

同樣的這種光澤感也是果,透明感才是因
所以我寧可將透明感定意成
一種在空氣中良好的傳播狀態

Re: 謬思隨筆~~

文章發表於 : 2016-01-15, 12:04
faeyu
我喜歡這個「透明感」的定義, :02:
特別是常常跟解析度或音色混在一起。 :a10:

記得特別明顯的體驗是裝了大木盒後~

Re: 謬思隨筆~~

文章發表於 : 2016-01-15, 14:29
Higuma
https://www.google.com.tw/url?sa=i&rct=j&q=&esrc=s&source=images&cd=&cad=rja&uact=8&ved=&url=http%3A%2F%2Fblog.people.com.cn%2Farticle%2F1370490700333.html&psig=AFQjCNHdmKKeuJ8RgMyWsC-6W1-ENRXYPQ&ust=1452925089703715

圖檔

那這張就是色彩感了.在高透明度的襯托下,發色的鮮麗飽滿.

套在音樂上,就是各種樂器不同的光澤感以及那些光澤感本身

的變化都能細膩自然的呈現.

P.S 我總覺得這張有後製過,魚的色調不太自然,如果不是公司螢幕不準的話 :b10:

Re: 謬思隨筆~~

文章發表於 : 2016-01-15, 16:42
poki
水清則無魚~~~~

Re: 謬思隨筆~~

文章發表於 : 2016-01-15, 16:51
bandbaritone
十分感謝分享,釐清了我的觀念

Re: 謬思隨筆~~

文章發表於 : 2016-02-17, 16:32
poki
之前曾經說過
當我換了器材,再將舊cd拿出來重聽
往往會有不同的體驗
比較好的情形是,聽到了之前沒聽到的,有了更進一步的體會
但也有出現那種,之前聽不太行突然麻雀變鳳凰的特例

仔細想想,其實平常要撥時間出來好好聽音樂已經不太容易
當然希望在有限時間內得到最大的收穫與滿足
而對我來說,音響器材最重要的使命是傳達出演奏者的詮釋企圖
這仰賴著對微動態的掌控,良好的透明感與密度

這不是廢話嗎?
的確!不過我要闡述的是,其實要到一定等級的音響才能夠具備真正重現演奏神韻的能力
以DAC來說
AUDIOMAT TEMPO系列算是一塊敲門磚
以我手上的TEMPO 2.6而言
在搭配適宜的轉盤 AMP 與喇叭的情形之下,他具備這樣的環原能力
(最低標準可能是 藍光轉盤 AMP:AUDIOMAT ARPEGE SPEAKER:小Q OR BLISS SILVER)
我知道這已經遠遠超過大家對超值入門的期許
但這卻是我所知道目前能夠進入進階的音樂欣賞那扇大門的最低門票
在那扇門之後等著你的
是演奏家在呼吸之間的躊躇輾轉,是古樂所獨有的高貴香氛,是複調人聲的神聖莊嚴

那TEMPO2.6與2.8的差異呢?
質感透明感密度的提升也許難以體會
舉個例子吧!
有近視的大多會有這樣的體會
一副鏡片帶了2-3年
在重新配一副鏡片或眼鏡
雖然度數都沒有改變
但一帶上新的眼鏡就能馬上感受到解晰與透明感的激增
大概就是那樣的感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