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1 - 新的晚安!新天新地No.4

Re: 2024/06/11 - 新的晚安!新天新地No.4

文章STSD » 2025-05-16, 09:58

2025/05/16
INA,費拉斯


圖檔
廠牌:INA MEMOIRE, VIVE / 編號:IMV052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早安。
INA還有幾張費拉斯於1954年在巴黎的錄音。
350元,清掉吧。
費拉斯是小提琴裡的法比學派,
還記得Wallonie曾經出版的小提琴家Alfred Dubois錄音?
他是法比學派傳人,從18世紀巴黎音樂院開始,一路到他。
Alfred Dubois於1949年去世,年僅50歲,
留下了他的學生Arthur Grumiaux孤獨在比利時。
法國方面,因為空難,失去了兩位大將——

一個是1949年30歲過世的Ginette Neveu,
另一個則是1953年72歲的Jacques Thibaud。
於是戰後的法比學派,進入一種接近稀薄氛圍。
中間世代的小提琴家,少有站上國際地位的。
一直到老大師Zino Francescatti在美國受歡迎,
還有就是年輕的費拉斯在歐洲站上舞台。
晚安曲,是費拉斯與老搭檔鋼琴家Pierre Barbizet的合作。
他與Barbizet是在隆・堤伯大賽認識的,
從對手變為搭檔。
1954年,他21歲,剛買到一把名琴,意氣風發。
但這是法比學派的宿命?20幾年後,因憂鬱症,自殺離世。
費拉斯,享年49歲。

這個錄音的前半段,是1960年完成,
後半段則是在1954年。
費拉斯琴音是火花四射的,考驗系統的展現力。
我聽過刺耳刺心的,不忍聽完。
但也有播出來音質極佳,且動態凌厲的。
這大概是INA唱片的厲害之處吧。
曲目有布拉姆斯的第三號奏鳴曲、
巴爾托克的第二號奏鳴曲、
帕格尼尼小提琴協奏曲改編為鋼琴合奏,
及Claude Delvincourt的作品。
試聽檔一、二是十幾年前的前店長留下的,
我加了一個試聽三,來自帕格尼尼,
一段有著搖籃曲風的音樂。
 
頭像
STSD
系統管理員
 
文章: 3298
註冊時間: 2009-12-01, 22:20

Re: 2024/06/11 - 新的晚安!新天新地No.4

文章STSD » 2025-05-17, 09:43

2025/05/17
皇家大會堂,夏夜


早安。
這是1990年~2000年,皇家大會堂管弦樂團的自選集。
14CD盒裝,目前日本市場以8張CD價在銷售。
一張的價格在台幣700元左右,也就是一套近6000元。

這廠牌,多年前因代理權更易,沒得再進。
這是皇家大會堂樂團盒集的第6集,無需多說。
我只加了一個試聽檔二。
試聽一,是前店長做的馬勒5號。
試聽二,是白遼士的《夏夜》第四首〈缺席〉。
演唱的是愛爾蘭女高音Ann Muarry。
只剩兩套,xxx元/套,分享給想聽的人。 【售完】

白遼士《夏夜》原為鋼琴伴奏,
後來白遼士改了管弦樂版,透過配器的手法,
將歌聲與樂器融在一起,啟發了後面的音樂家。
《夏夜》只有6首歌,
很容易聽到第一首〈村歌〉,明亮愉悅,很多女高音選唱。
這幾年反而很少聽到完整的六首。
以前AEON有過一張六首全錄,但係鋼琴伴奏。
ALPHA的Piau阿姨,也只選唱過第一首。
Ann Muarry這個版錄於1999年,
雖然皇家大會堂的資料標明她是女高音,
但唱起來的感覺,偏向次女高音。
除了第六首,我覺得過度用力了,
其他五首,相當一流。

圖檔
廠牌:RCO LIVE / 編號:RCO11004(14CD)/ 試聽一 / 試聽二
 
頭像
STSD
系統管理員
 
文章: 3298
註冊時間: 2009-12-01, 22:20

Re: 2024/06/11 - 新的晚安!新天新地No.4

文章STSD » 2025-05-19, 12:38

2025/05/19
浪漫最重要


午安。
這張片子,放在桌前一年了,因為不知道如何分享。
ALPHA1036,阿根廷鋼琴家Nelson Goerner的李斯特現場錄音。
這是他在ALPHA的第12張錄音了!
一年前到貨,曾用耳機聽了一下,
渙散的低音弦,讓我懷疑,是不是錄壞了?
以Goerner在音樂演奏的地位,控制力應該不是問題。
再者,以他的年紀與歷練,
有必要第二次錄製「現技」的李斯特B小調?
或者,我心裡真正想問的是:
以他的資歷,幹嘛緊守著主流市場的票房口味?
為什麼不帶聽眾冒險到更不同的曲目呢?

雖然,他的前一張阿爾班尼士《伊貝利亞》,
是那麼地動人!深情!

後來,隨著地下室工作間的系統重建,
重聽這張ALPHA1036,
我發現耳機系統撒野,跑出了很多莫名其妙的低音⋯⋯
Goerner其實控制的很好,錄音也是水準。
正常聆聽Goerner的這張李斯特,
情深濃郁無比,色澤細膩到不斷地開大聲響來檢驗。
試聽一是彈奏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第六首中間b段。
在這裡,又聽到了他的《伊貝利亞》情感。
試聽二是B小調的第二樂章,行板,原來他超級浪漫。
試聽三是李斯特《被遺忘的圓舞曲》,
那是展示他十指柔軟技巧的一段錄音。

Goerner說,因為有新的感動與衝動,
所以再一次錄製李斯特的B小調。
這個曲子,像是鋼琴裡的萬神殿,
而演奏就像是技術論文的考試般,
如何在複雜的演奏裡產生自己要的聲音與情感?
Goerner是阿根廷人,有著濃濃的西班牙文化,
所以,前一張《伊貝利亞》幾乎是觸動了他的開關。
他說,那音樂像支箭刺進他心裡。
於是,開關開了,冒出了第二次李斯特——
情感很濃。
人有年紀了,會開始懂得情感的味道,
就像開始愛戀chesse的美味,
開始著迷espresso帶來的豐盛一樣。
Goerner的李斯特,就是這樣。
他在一部受訪影片裡分享:
目前住在瑞士的湖邊,琴房正面對著湖。
這讓人想起拉赫曼尼諾夫,
他也曾住在瑞士湖邊創作。
影片最後,鏡頭還帶到拉赫曼尼諾夫的琴譜,
也許Goerner想暗示的是:浪漫最重要。
還有,主流市場的口味。

 
圖檔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1036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圖檔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829/ 試聽一 / 試聽二
Nelson Goerner彈奏阿爾班尼士的《伊貝利亞》。
這曲子很需要技巧,但也很耐聽。
梅湘、德布西都為這曲子按過double讚!
認為這是20世紀的鋼琴傑作。
來自阿根廷的Goerner,同樣受到西班牙文化影響,
他說,這音樂像根刺穿他的箭!
複調迴旋,雙手交叉彈奏,既民俗又華麗。
Goerner在ZZT錄過德布西、舒曼,
在ALPHA錄過蕭邦、貝多芬、德布西、布拉姆斯、
理查史特勞斯、佛瑞、法朗克。
 
頭像
STSD
系統管理員
 
文章: 3298
註冊時間: 2009-12-01, 22:20

Re: 2024/06/11 - 新的晚安!新天新地No.4

文章STSD » 2025-05-20, 10:17

2025/05/20
讓我們手牽手


圖檔
廠牌:INDESENS / 編號:INDE162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早安。
莫札特作品的錄音很常見。
但這張片子的開頭,卻放了5軌非莫札特作品。
那是義大利作曲家Saverio Mercadante(1795~1870)的長笛作品。
會把Mercadante與莫札特放一起,則因《唐喬望尼》。
Mercadnate出生於莫札特逝後四年,
所以有機會看過莫札特的歌劇《唐喬望尼》演出。
也因此,改寫了其中的名曲〈讓我們手牽手〉為長笛獨奏。
〈讓我們手牽手〉為男女二重唱,
唐喬望尼先唱勾引柴琳娜的歌詞,
然後柴琳娜再回一段拒絕的歌詞。
但是,皮皮的作曲家卻讓兩個人的旋律是一樣。
暗示了柴琳娜的「口非心是」。
這段旋律,後來在蕭邦、貝多芬都有用過當變奏曲主題。
但那是協奏曲或是兩個以上的樂器演奏,
可以區分男聲與女聲的不同表情。
而Mercadante則是透過一支長笛的不同聲響來表達。
試聽二可以聽到旋律再重複時,以較小、柔軟的聲響來表現。
長笛家Vincent Lucas「一人分飾兩角」的演出很精彩。

試聽一則是Mercadante長笛四重奏,選了第二樂章小步舞曲。
他雖是義大利作曲家,但這個長笛四重奏,聽起來卻很德奧。
優美、詩意的旋律,在在展現Mercadante本身在器樂作曲上的天份。
他22歲就身任拿波里音樂院院長,主要作品是在歌劇,
羅西尼曾經大力推薦他的歌劇,但也隨時間被市場淡忘。

試聽三,回來聽莫札特。
這張唱片,把他的四首長笛四重奏錄齊了。
莫札特曾經和爸爸說不喜歡寫長笛作品,
所以,他的長笛四重奏只有早年寫了四首,
不過,這張唱片的演奏團隊,認為不是這樣。
他們認為莫札特很喜歡長笛,所以還寫了長笛協奏曲,
甚至歌劇都名為《魔笛》。
這四首長笛四重奏,前兩首較簡短,
像奏鳴曲式,有著兩樂章或三樂章。
後兩首,則為變奏曲式。
其中變奏曲的第一首,莫札特是把主題放在第二樂章。
直到第二首(第四首長笛四重奏),
才改為讓主題在第一樂章就出現。

【公告】
Box因事至外地,新天新地於
5/22(四)~ 5/31(六)暫停一切營業與服務。
訊息與聯絡,可能無法即時回覆。敬請留意。

  
頭像
STSD
系統管理員
 
文章: 3298
註冊時間: 2009-12-01, 22:20

上一頁

回到 新發行-新到貨-新話題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0 位訪客